【分享】生態旅遊證書課程 -「生生不息」

我在2019年頭途經龍蝦灣郊遊徑,看見狀似菠蘿包的岩石在路中,於是拍下照片,翌日與同事分享時,這位同事即刻說出石英二長岩「俗稱菠蘿包石」,覺得好奇和聽他解釋原委,其後知道他曾經修讀過岩石地質和生態課程,他提供的課程資料,我便上網找尋相關資訊,最後報讀生態旅遊証書課程。我希望在課程中認識更多花草樹木、岩石地質資料,令到自己在日後戶外活動更多姿多采。

在開始第一課,收到課程大綱和時間表,發覺課程緊湊和內容豐富,除了我希望知道的資料外,課程中還包含「生態旅遊概念、地質地貌、植物、鳥類和泥灘生態、兩棲類和河溪生態、香港歷史文化、生態導賞員的工作技考和危機處理等」,每完成一個課程後會出外考察相關主題,從理論至實踐互相配合。

生態旅遊證書課程的同學參與考核,以遊戲的方式實踐課程中學到的生態、導賞技巧、團隊及危機管理等知識。(編者)

我對於生態旅遊沒有甚麼概念,第一課的導師詳細講解後,令我知道生態旅遊係一種負責任的旅遊態度和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方式。介紹和教育遊客保護自然環境及維護原住民生活,利用自然環境的生態資源,促進人與生態的和諧發展,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達致可持續發展。以前我與朋友在山野穿梭,大家純粹出外走走,舒緩身心,現在則欣賞大自然給我們的瑰寶,花草樹木,不同類型的昆蟲和生物,享受找尋和了解他們的互利共生的大自然樂趣,對環境作出保護,然後與其他人分享。

河溪生態的學習:在大熱天時探訪清涼的淡水流域,香港豐富的淡水生態為炎夏帶來精彩。(編者)

生態旅遊與課程中其他科目「地質地貌、植物、鳥類和泥灘生態、兩棲類和河溪生態」均息息相關,從地球的歷史到香港的地質形成,讓我知道香港最古老的岩石在黃竹角咀一帶,可追溯至四億年前,而最年輕岩石在東平洲,也有五千五百萬年。在一億六千萬年至一億四千萬年之間香港經歷過四次火山爆發,形成不同類型的岩石,經過長年累月風化和侵蝕形成今天的地貌。

地質考察:香港二百多個島嶼,每一個都有精彩的地質故事。(編者)

地貌有高山和低地,大地形成之後百廢待興,其時細小的真菌地衣藻類開始生長,慢慢改變岩石和土壤的質素,形成高高低低的山嶺,山嶺中有水,水中有河溪,溪中有水窪,其他植物品種相繼生長,百花齊放下各自演化出獨特性去適應環境,令到地球上有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花草樹木在每一角落生長,營造出不同生境,循環不息至現在。河溪和水窪孕育不同種類淡水魚和兩棲生物,大家在各自領域上覓食和生活,相處融洽,令我感到大自然的奇妙。河水向下流至低地,到達海岸後形成鹹淡水濕地,在這種惡劣環境下,能夠適應鹹淡水環境的植物(紅樹)生長,彈塗魚、招潮蟹、爬行類、甲殼類等生物在此活動,在潮汐漲退時,彈塗魚和招潮蟹在濕地上掘洞棲息和覓食,也令到長期浸在水中的紅樹根部得到空氣的替換,紅樹的落葉提供食物給他們,兩者互利共存的好例子,濕地還能淨化污水、降解污染物、調節氣候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不可多得的功能。濕地更被稱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成為三大生態系統。由於濕地的獨特性和生境,吸引各種鳥類和季候鳥在這裡覓食,香港更是來回南北半球的中途站,讓經過的季候鳥可以稍作停留和覓食,補充後繼續他們的漫長旅程。

觀鳥:到底在后海灣可以看到什麼鳥類及泥灘生態?導師會花整天時間帶同學去發掘。(編者)

過去我只認識東漢時代的李鄭屋古墓,上完香港歷史文化的課堂,知道香港各處遍佈著新石器時代古代石刻和各處有過百年或以上的客家圍村,每處有其獨特鄉村文化而盛極一時,隨著時代的過去,有些昔日圍村居民已遷徙至別處或移民外國,村屋已荒廢讓世人懷緬,只有少數圍村仍有人居住,讓大家了解他們的生活。在考察龍躍頭文物徑,村民分別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天后廟三種不同信仰能融洽相處,實屬難得。同時認識到鄧氏在此經歷800多年,因子孫繁衍而在附近另立圍村,形成現時的五圍六村,明瞭到人類在大自然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本地文化:平時走過鄉村,大家錯過了多少人文歷史故事?經過三個月的課程,同學會學會自己去發掘「家」的歷史。(編者)

在分組考核中,令我認識生態導賞的設計、技考、知識、體驗、教育、保育、危機處理等方面,撰寫計劃書時包含以上各項知識。我組的導賞主題「南涌濕地生態」,經過大家商議後將活動主題名為「生生不息南涌遊」,定出主題的內容和分工,各自找尋和摘錄資料,大家齊到訪南涌找尋導賞地點,最後決定在泥灘上進行。在商討考核內容時,有位隊員為自己所講的主題寫了首詩,大家覺得有創意就對各自主題作詩句做結尾,由地球的演化至植物生長再到物種多樣性,各生態的互相依賴地在大自然循環不息,經過商量後決定以下五首詩作為各人的導賞結尾。活動中各展所長和互相合作發揮團隊精神。我們還製作書籤,書籤的圖畫是濕地生態系統,背後為總結的詩句。在考核結束後送給每一位同學和導師,讓大家對濕地與環境重要性有更深刻印象。

介紹濕地 介紹濕地植物 介紹濕地生物 濕地生態系統 總結
宇宙原是一堆塵

億萬年後變地球

物種生長多樣化

生生不息續繁衍

木欖紅花好豔人

落地生根何處尋

水筆輕輕隨水漂

快樂找到同路人

潮蟹彈魚本領高

你掘泥時我吃藻

白鷺飛來大難臨

第一時間洞中藏

生態環境要平衡

物種各有其功能

大家同心齊保護

得享和諧萬世安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日照無聲潤萬物

生生不息育千年

 自制書籤,是學習的成果,也是與導師、同學們的記憶。(編者)

總結整個課程,使我認識志同道合喜歡大自然生態和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同學,大家將自己的經驗和所學的知識發揮和分享,互相集思廣益增長知識。課程亦認識過去的歷史和文化,人類在大自然生存的微妙和奧秘,在地球上每種植物和生物互相依賴,互利共生,我們作為地球一份子,必須要平衡生物多樣性,更重要保護現有的天然資源避免惡化,要從年輕人開始教育對環境的認識和保護重要性,讓大家尊重大自然和各類物種,讓他們「世世代代續承傳,生生不息續繁衍」。

最後引用《西雅圖的天空》一書內印第安酋長宣言幾句話「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屬於大地;現在發生在大地的事,必將應驗到人類來;如果你弄髒了自己的環境,總有一天會窒息在你所丟棄的垃圾之中」給大家探索思考如何對待大自然。

文:生態旅遊證書課程 第92屇學生 羅繼榮先生 
圖:EcoGuides of Eco Travel

About the Author

By Daisy Fu / Administrator, bbp_keymaster

Follow daisy-fu
on 二月 06, 2020

登記免費電郵資訊

推薦行程

更多旅遊講座

追蹤我們